全心思齐网

非经营性国有企业有哪些?

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事业发展计划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以及国有老企业不直接参加或服务于生产经营的资产(包括未房改的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幼儿园、学校、招待所等纯福利设施)。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包括哪些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事业发展计划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以及国有老企业不直接参加或服务于生产经营的资产(包括未房改的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幼儿园、学校、招待所等纯福利设施)。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活动中,其特点为:

保持国有资产安全原则特点

国有资产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全体中国公民,目前由国家作为代理人加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其他任何人都

不得处分、私分、侵占、毁损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同样应当坚持这一原则。在非经营性资产剥离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低价出售、私下无偿转让或占有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国有资产的流向与变现过程,切实发挥管理职能。

经济性原则特点

并非任何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之后都会给企业带来正面效益,有些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反而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负担。因此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当审时度势,按照经济与否确定是否进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剥离。另外,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战略发展规划等,考虑到某些非经营性资产对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作用。因此,对于没有经济效益的非经营性资产应当坚决予以剥离;对于剥离效果不佳或者留在企业内部对企业长远发展还有积极作用的资产,应予保留。

区别对待原则特点

对于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应当充分考虑到国有企业的实际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被剥离资产的独立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众多原因,准确选择资产剥离的方法和模式以及经济后果。不能不加分析地采取强制性的统一步骤或方案,而应当对不同条件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包括:

1.主要配置于非生产经营领域,占有使用资产主体是非生产经营组织,资产使用目的是实现行政的、社会的服务职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2.政府机构占有使用,所以也称行政事业类国有资产;

3.主要由政府拨款形成,其他来源包括政府划拨的土地使用权,社会捐赠的财产、文物等历史遗产,行政性收费和向消费者收费形成的资产等;

4.主要形态应是实物形态,如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建筑物、设备、文物、陈列品、图书等,其他形态包括属于流动资产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应收预付款等,还包括专利等无形资产;

5.法定性,即国有资产是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匿名回答于2021-05-30 19:21:35


有水,电,气等国有企业。

水,电,气等国有企业是由国家主导管理的国有企业,他的主要目的是为城乡居民群众水,电,气等生产生活提供资源的保障,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科学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2-08-03 17:02:2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