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19-06-20 15:26:26
第一,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包容性和凝聚力。
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期,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派之间看似对立,实则彼此取长补短,尤其是儒家思想,从春秋倍受冷遇到战国时地位略有提升,靠得就是海纳百川。到了汉代,看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因为儒家经董仲舒改造后,吸收了道、法、阴阳等各派思想。魏晋以后,儒家再次融合佛教、道教的有益成分,至宋明时期,形成理学,再次体现出它的包容性。正因为这样的特点,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才能经久不衰,即使暂时遇到挫折,中华文明依然能在坎坷中提升自己,焕发新生。
同样,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中国历史上政权的分分合合,与中华文明自身的凝聚力息息相关;少数民族的汉化与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吸引力与凝聚力的表现。
第二,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保障。
中华文明推动了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反过来,统一与稳定的国家政权又保障了文明的发展与绵延。自汉朝比来,历朝历代都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明为治国思想,政权的变更,本质上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兄弟之间的争斗,文明并没有被冲击,反而被一脉相承继承了下来。
第三,独特地理环境的保护。
当人类还没有大规模从事海上活动时,陆地上的活动总会受到山川形制的影响。中华文明依靠西部高山大川为屏障,独立地在东亚大陆的沃土上,滋生,发展,壮大,并经东部南部海洋,影响了周围小国,形成特有的中华文明圈。
第四,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保护。
中华文明以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和长期稳定发展,造成中华文明的相对保守和连绵不断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地理,以及文明自身的影响。对中国而言,这是历史的财富,是民族的幸运。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16:33:24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17:07:18
1.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一个朝代的统治阶级,腐败到了极致的时候,总有一些敢于抗争的人,前赴后继的为了寻求生存,而揭杆起义,死而后已。
成功的,更换了朝代。不成功的,更加激起了无数人民的思想觉醒、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
2.不怕吃苦的坚毅品质。
中华民族的老百姓,为了生存、为了信仰,天生的不怕吃苦,而且非常能够吃苦。
远的不说,说了很多人不知道,也不相信。说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喝马尿,再苦再累,都无惧前进,都阻挡不了他们寻求解放民族的前进脚步、斗争到底的不怕死的牺牲精神!!
是拯救中华民族的信仰,给予了他们无限的力量!
3.善良大爱的博大胸怀。
中华民族的老百姓,从远古时代,就是以博爱为怀,孔子的儒家思想教育了无数人,每一个统治王朝都把儒家思想放在核心。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加一个和。
从人的品质方面理解,就是要有宽爱之心。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这句佛家文化,诠释了精华,也是最经典的解说!!
4.英雄辈出的榜样力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浩瀚无垠,宏大精彩。在为了寻求民族发展之路,为人类进步而积极探索,而带头抗争、带头前进、带头创新的英雄辈出。
女娲,后裔,尧舜禹,四大发明,岳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郑成功、林则徐,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梁启超、孙中山,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邓小平和十大元帅、十大将等开国元勋,科学界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钱三强、邓稼先、于敏等等,鲁迅,袁隆平等,哪一个的故事,都可以说是标榜千古,绝唱风流……
自古,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也正是有了这些代表人物的带头作用、红旗标杆,也才激励着无数个人,为了寻求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而不懈奋斗!!!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18:41:39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明是文化正能量。作人的原则,人生礼仪,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观念,民俗民风是文化的内核。
从伏義创新八卦,天地人,人之伦理,作人自强不息,到文王天命观,大一统理念形成,孔子作易传,提出作人的原则,教育方式,告诉人们怎样学作人,天地君亲,构筑了大一统,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模式。一部易经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人生之价值观激励后人努力奋斗。引领百家争鸣,从理论上确立公天下,民为本的理想政治理论,社会伦理基础。作人准则。
儒家文化养育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下,中华文明如一颗明珠,光芒四射,不断辅射四方。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
先秦诸子思想引领中华文明二千多年,日益强大。而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激发独立自主,自强不息,不断变法革新的动力。
中华文明屹立世界东方,福泽人类。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18:49:24
中华文明是《易经》文化,讲究阴阳五行八卦,依天之道,据地之灵,行人间正道。儒家文化像宗教一样凝聚着人心,规范大家的心行。历经沧桑,起到了保护民族统一的作用。其实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完美的,今天我们批判儒家的腐儒,但是也应该看到它的合理性,时代性。儒家仅是《易经》的一个分支,但足以凝聚中华文明两千年。
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个性,我们永远不会丢失我们文明的源头。《易经》是天道,是大道之源,我们应该继承和吸收,发展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文明。中华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必将引领世界未来的文明潮流。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20:22:18
1⃣️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环境,长江黄河有水源才能生存,才能孕育文明,东靠大海,直到19世纪我们才受到海上的威胁,西有青藏高原天然屏障,所以我们自古以来对于文明的威胁都来自北方,2⃣️自炎黄时期慢慢形成的文化,更是我们连续少年的根本,中华文明最大的主题就是汉文化,而汉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兼容,不像其他文化,有的比较抵触异类,有的比较极端,没有包容性,就很容易毁灭,所以无论什么什么种族的文化,接近中华文明都会被同化,
3⃣️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中华文明扎根土壤,大家可以发现中华文明的根源就是农耕文明,民以食为天,特别在古代,没有食物谈何文明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21:01:02
一,文化文明,是支撑社会整体文明的重要基石。
夏商时代,除了甲骨文之外,虽然没有其它更加具体的以文字形式传承下来的文化,但各类神话传说等等口头文化的传承,对后续社会文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后续文化文明的兴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二,从百花齐放到百家争鸣。
中华文明的最大特征,就是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和综合性。
中华文化最早兴盛的时代,当属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以及各种学说的流传,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之路上,掀起了第一拨浪潮。也为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写下了最为浓重的一笔。
中华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争斗和厮杀。而是冷静和客观的辩证与实践。
政治不干涉文化,而是从各种文化之中,吸取更加优良的政治营养。
文化不利用政治,而是为政治的正确,进行更加细致的梳理和导航。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华文明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的重要转折点。也由此,中华文明从奴隶社会,步入了一个同时期更加文明的社会——封建社会。
三,具有优越的文明,却没有优越的骄傲。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带来了古代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体系以及经济繁荣。
尤其到了汉唐时期,这个时代的鼎盛,也代表着当时整个世界发展的最顶峰时期。
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中华民族博大的包容性和博爱性。
对弱小民族和国家,没有任何的侵略性和占有欲。
反而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和理念传播到可涉及到的任何一个角落。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盛况,就是优秀中华文明最直接体现。
四,取长补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强大的同化性。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也同样包含了诸多被外族侵略甚至是占领的颠覆史。
但博大精深,深厚浓重的中华文化,却并没有在强大的侵略者面前泯灭和消亡。
在与之共存的时期,用她无与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与不同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借鉴,反而推动了中华文化更加向前发展。中华文明也因此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文化在不断的发展,文明才能不断的进步。大力创造、倡导和推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够使中华民族获得更加辉煌的文明。、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22:23:36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23:29:53
没有被灭族。
辛亥革命的口号就是:驱逐鞑虏,复我中华。匿名回答于2019-12-27 02: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