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五省通衢是哪五省?

徐州之所以有“五省通衢”的称谓,简单的说是因为徐州有沟通接五个省的通衢道路或河流。究竟哪五个省,众说纷纭。

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徐州地处东西南北水运要冲,就成了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咽喉,所以被称为“五省通衢”。

匿名回答于2021-09-21 23:54:54


一、五省通衢的“五省”包括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其中“陕西”在地域上实指分省后的陕西和甘肃两省的范围。

二、徐州之所以有"五省通衢"的称谓,简单的说是因为徐州有沟通接五个省的通衢道路或河流。

三、五省通衢匾额见于徐州古黄河南岸的老牌楼,指清代徐州府城北门外是通向北方五省的大道。

匿名回答于2021-09-22 00:00:23


“五省通衢”


一说起徐州,人们总以“五省通衢”来形容其枢纽之地位,这里的五省指苏、鲁、豫、皖、浙,这是什么缘由呢?


原来在徐州周围,古代就有很多供传递政府文书、中途换马或休息的驿站。明代,它们以城东关的“彭城驿”为中心向四外辐射,由水路和陆路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运输网。


彭城驿是水驿,有船17只,船夫170人,还泊有河南光山、罗山两县的船各1只,船夫各5人。徐州城东南的房村,也是水驿,连同河南密县的船夫有10人,另外还有通许县5人,西平县20人,总共只有船3只。


城东北90里的夹沟驿,是当年沟通徐州与鲁东北的重要水、陆驿站。不仅有船15只,船夫150人,还有山东胶州驻驿的马、驴各1匹,马夫驴夫各1人;平度州、即墨县马各1匹,马夫各1人。河东水陆驿站在徐州城外的河东岸,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重建,配备马60匹,马夫60名。另外,江、浙两省驻驿的马有35匹,马夫35人。可看到它水、陆两驿中转的枢纽作用。


徐州城南的桃山驿,有马19匹,马夫26人;骡60头,骡夫60人。江、浙驻驿有马33匹,马夫35人。另有备用马夫。反映出该驿的重要性。


徐州北的利国驿,配备马23匹,马夫23名;骡52头,骡夫52人。江、浙驻驿的马35头,马夫35人。原先还有个石山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撤销。


据清《古今图书集成》载,“以上诸驿俱明永乐十三年(1415)设”。可见早在500多年前,徐州就已是五省的交通枢纽了。这便是北牌楼正匾上为什么题“大河前横”、“五省通衢”的缘由。


清末,驿政废驰,驿递迟缓。民国元年(1912),全国裁驿归邮后,徐州城内及周围的驿站裁撤,由邮政机构代替。

匿名回答于2021-09-22 00:01:43


据徐州学者王茂飞考证,"五省通衢"指的并不是徐州这座城市,而是指通向北五省(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的徐州北门,陕西分出甘肃,有时也合称"北六省",如《雍正剑侠图》里面说:"往北走,来到徐州铜山,来到山东又到了北六省。" 可见所谓的"五省通衢",仅仅是说徐州和北方五省的通达度。

匿名回答于2022-07-03 20:15:18


指直隶、山东、河南、江南、浙江五省。徐州处于江南(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山东、河南(徐州府砀山县与河南永城交界)三省交界,另外徐州因为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连接了当时的直隶、山东、江南、浙江四省。

匿名回答于2022-10-14 04:35:2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