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泛指山海关的北面的辽,吉,黑三省和内蒙的东部。由于东北是满清的发祥之地,是满清的龙脉,当局不允许关里的人移民关外,到了十九世纪的后期,才有所松动,于是才有人闯关东,而当时闯关东的捷径,就是从胶东坐船渡过渤海,到大连上岸,这样既快又省钱,所以很多的胶东人,就来到了东北,就对东北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胶东(青岛,烟台,威海,莱阳…)话的声母里没有r,往往用y代替r。而这正好和东北话是相同的,所以东北话来源于胶东话。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01:00:11
东北话的起源,还要从明朝说起。朱元璋时期开始加强对东北管理,有军人和家属约39万人定居于此。明中期时有200万人从山东划船到东北。
如今东北话的形成主要源于晚清民国时期的两次移民。有研究显示,晚清50年时间中,从关内移到东北的移民至少有1000万。这么多移民让汉语在东北成为了绝对的霸主,不少满族人会说汉语,却不会说满语。
民国成立后的20年,东北又迎来了第二次闯关东热潮,这次又有1000多万人口来到东北。两拨移民以山东人为最多、河北人第二。
所以不少山东、河北方言成为如今东北话的一部分,东北话的起源就源于这里。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01: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