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城池换和氏璧: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假装愿接受以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它送回邯郸城。
2、以红纱换炭: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3、交换子女:指春秋时宋国被楚国围困,城内粮尽,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但是为了生存,俩家交换子女,作为自己的食物。
4、一般等价物:公元前500多年雅典的梭伦法典中,以占有大麦的多少划分居民富裕的等级,1个女奴隶换4头公牛,一个铜制的三角架换12头公牛。可见,在古希腊,公牛和谷物都曾是交易的中介和财富的代表,曾起过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5、中国古代货币没有出现之前,羊、布、海贝、铜器、玉璧等都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这种时间上的不稳定性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商品交换广泛发展的需要。
匿名回答于2021-01-26 01:37:15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物物交换就是商品和服务直接进行交易。如果你帮我猎杀猛犸象,我就给你一把石斧。但是这种交易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首先要找到一个认为猎杀一头有着12英尺獠牙而且比较凶猛的猛犸象来交换石斧是一场公平交易的人。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人,那么你就得不断改变条件直到有人点头答应为止。而钱的重要作用,就是加速找到那些认为猎杀猛犸象或者建起纪念碑都是可行之事的人。
慢慢的,一种史前货币形式出现,它们都是很容易交易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盐和武器等。这些商品逐渐成为媒介,不过它们的价值并不总是固定的。物物交换的方式很快成为当时流行的方式,直到现在全球还有些村落还维持着这种交易方式。
扩展资料
现代物物交换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现代易货交易公司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蓬勃发展,成为这些国家减少现金用量,增加销售,减少库存,开发新客户,开辟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和应用为现代易货交易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条件,电子商务与易货交易的结合成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典范。
匿名回答于2022-02-13 10: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