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4-30 21:24:07
1、善良,安分守己:
对于自己凄苦的身世,年轻守寡的窦娥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为了来世的幸福,她要侍养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与安分。
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她不忍心婆婆受苦,更担心婆婆屈打成招,于是赶紧阻拦住衙役,招认是自己药死了“公公”。
被押赴法场的路上,她央求刽子手绕过前街从后街走,因为不愿让婆婆看见了伤心。
2、有主见,刚强:
窦娥坚决抵制蔡婆含糊应允的婚事。蔡婆胆小、怕事、怯弱,她眼看难以将张驴儿父子打发走,又感念他们的救命之恩,就想干脆答应和他们成亲了事。这样窦娥的处境就比较孤立,可是她毫不退让,反复劝告蔡婆,使蔡婆不能贸然行事。张驴儿父子一时不能如愿。
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
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3、反抗精神:
窦娥反抗精神之强烈,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她誓死不放过张驴儿,被判处死刑的她唱道:“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前往法场受刑时,她埋怨天地、质疑天地、责骂天地。对于窦娥这样的封建社会里没有什么见识的妇女来说,“天地”包含有王法、官府、天理、公道等意思。因此表面上看,窦娥是在斥骂天地,实际上是对一整套用以维护人心、统治百姓的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骂。
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明自己的冤屈。
匿名回答于2021-05-14 09:03:58
婆婆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以免灾祸,张驴儿却以为证据,他买通当地县令,对窦娥横施酷刑。只得含冤被判处死刑。她许下三誓言,死后应言。
六年后,其父窦天章考取了状元,当上了知府,窦娥托梦前来,求父亲伸冤昭雪。于是,窦天章开堂审案,使冤案大白。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冤案昭雪!
匿名回答于2021-05-24 23:56:14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关汉卿《窦娥冤》
4.〔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
5.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关汉卿《窦娥冤》
6.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愁则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愁则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
7.“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9.从今日远践洛阳尘,又不知归期定准,则落得无语暗消魂。
10.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1.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关汉卿《窦娥冤》
12.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13.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14.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15.。显得有根有据,以为验证,使文章更丰满。
16.“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17.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
18.“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匿名回答于2021-05-30 0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