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齐桓公庭燎求贤的典故出自哪里?

庭燎求贤的典故

春秋时期天子和国王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这是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齐桓公因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过后,没有一个贤士前来。这时,东野那里有个地位低下的人求见,齐桓公很高兴地登堂接见,他问来人有何才能,来人回答:“我会九九算术。”桓公讥笑说:“会九九算术也能算一技之长吗?齐国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来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头,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才成为大海,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桓公深感有理,便设庭燎之礼接待来人。果不其然,一个月后四面八方的贤士接踵而至。这个成语告诉人们:人才无论大小都应得到重视,这样才算得上真正重视人才。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19:48:31


出自《韩诗外传》,《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篇。春秋时期天子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齐桓公因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准备随时接见各地的贤才。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英雄不问出处,人才不论身份地位高低

匿名回答于2021-07-25 22:33:38


语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

"庭燎求贤"的故事包含了一个深刻的管理学道理:利用庸人的示范作用,宣传自己的人才政策,向所有的人才表明自己的真诚态度和坚定决心。

匿名回答于2021-12-01 06:10:1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