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九峰索桥特点?


九峰索桥

福建省南平市九峰索桥,早在1979年九峰索桥就由市林业勘察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提出了一些方案。1982年交由福州大学进行最终设计,市城建局组织建设。1982年5月30日开始动工修建,共投资140余万元,1983年9月15日竣工,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索桥长325米,主跨200米,索塔高43.2米,桥面净宽4米,是我省第一座横跨闽江的悬索桥,同时也是当时全国跨度最长的游览专用桥。九峰索桥曾是我国第三大单拱索桥,其优美的造型,迷人的彩灯,成为南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九峰索桥边的九峰山,因九座如出水芙蓉的山峰而得名,山上层峦叠翠,双塔耸立,景色怡人。

中文名称

九峰索桥

1982年,年过半百的胡诏隆负责南平城市建设工作。当时他的心中牵挂着群众的一个呼声,即建一座来往两岸的桥。他与一批政府官员到重庆等地考察,限于当时的财政压力,最后决定建造造价相对便宜的悬索桥。建造方案确定后,向省上的申报却被驳回。

九峰索桥

没有省上的补助,胡诏隆决定“自己干”。“那时决心很大,压力也不小”胡诏隆坦言,为了能够节约建设成本,他们从各方面“精打细算”。胡诏隆说,“我们自己组成了一个施工指挥部,一些闲杂事情都自己操办,不聘请施工单位承包,这样就省了一笔管理费。”不仅如此,他还带人四处打听,购买最实惠的钢筋水泥,聘请到当时最好的电焊工。有一次,索桥上的四个索鞍需要再加工。联系到的一家工厂,一个索鞍加工要6000元,吓得胡老赶紧“撤退”。几经寻找,终于找到加工费只需2000多元的工厂。最后,建九峰索桥的花费比原本的预算节省了好几十万元。精打细算不意味着放弃品质,从加工到选择电焊工,胡诏隆都严格把好质量关。每一篓沙石,他都要求必须过秤,杜绝偷工减料。胡诏隆对九峰索桥倾注了无数的心血。[1]

九峰索桥

这次修缮九峰桥,胡老很支持也很期待,“等桥修好后,我一定要再上去走走。”精心施工保质量5日,62岁的朱光叨在延平区交通局樟湖大桥施工指挥部看施工方案,退休返聘的他继续发挥余热。29年前,朱光叨回到南平家乡,参与建造的第一座桥就是九峰索桥。“过去的施工条件跟现在没法比,就拿测量塔高来说,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只能用钢尺反复丈量。”但最难的还是张拉38根钢索。他说,以前从工厂购买来的钢索都没有经过张拉,容易变形,无法准确下料。因此,要用两台卷扬机将钢索进行对拉。“但对拉那么长的钢索需要宽广的场所,市区没有大广场,后来我们找到延平区东坑一块平地才得以实行。”朱光叨回忆,每根钢索339米长,要分三次对拉,每拉一次记下刻度,确保应力均衡、钢索下料长度一致。“索桥的维护很重要,此次九峰索桥大修,是个好事。”朱光叨说,“桥不仅让市民改变了生活,也扩大了活动半径。市区很多桥都有代表性,如九峰索桥、水南桥等。”他笑言,南平可以成立一个“城市桥梁博物馆”了。

索桥作用

九峰索桥夜景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九峰索桥,在南平市民心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处交通设施,也是南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南平最近20余年的发展历程。“九峰索桥建起来以后,大大缩短了两岸往来的时间。住在九峰山附近跟住在市中心没什么区别。”

九峰索桥的建成,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也带旺了滨江两岸的人气。夏日夜幕降临,漫步在桥上,江风习习。一对对情侣喃喃细语,散步的老人们相携而行……一切,是那么的静谧、祥和。九峰索桥,让市民们的生活平添了几许情趣。

匿名回答于2021-02-02 13:33:46


九峰位于福建南平市,索桥长325米,主跨200米,索塔高43.2米,桥面净宽4米,是福建第一座横跨闽江的悬索桥,同时也是当时全国跨度最长的游览专用桥。九峰索桥曾是我国第三大单拱索桥,其优美的造型,迷人的彩灯,成为南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九峰索桥边的九峰山,因九座如出水芙蓉的山峰而得名,山上层峦叠翠,双塔耸立,景色怡人。

匿名回答于2022-02-22 22:08:1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