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政府入关以前,由首领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之为“后金”。
后金时期,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下,铸造发行了汉文和满文铜钱,其中天命钱比当时的明崇祯钱要厚重的多,汉文钱币少于满文钱。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自称为“天命汗”,开始铸造“天命汗钱”,是满清入关以前,最早的钱币。
形制仿照明朝小平制钱,方孔圆型钱,铜色赤暗,铸工不精。钱币直径2.7—2.8厘米,重量在5.6—6.4克左右,钱文为老满文,字迹较清楚。
钱文读法,按照穿左、穿右、穿上、穿下的顺序。
匿名回答于2022-07-29 21:35:16
清太宗皇太极与1627年在满洲继承太祖努尔哈赤之位,改元天聪,并铸老满文天聪当十钱。面文按左上下右顺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背面铸老满文穿左为“十”,穿右“一两”。
天聪汗钱已很难得到,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后金所居的关外地带还存在实物贸易,而后金在战争中又掠夺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不需要大量铸造本朝钱币,后金铸币发行多出于政治上的意义,所以后金铸币的传世品至今已不多见,尤其是天聪汗钱大钱,更为稀罕,即便在当初的铸行地今辽宁省境内也难觅其踪。
匿名回答于2022-07-29 21:48:50
匿名回答于2022-07-29 21: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