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半两:铸法原始、古朴,幕面不甚平整,背面或有铜渍,铸口宽大而不修平,有上下左右流口;外形不圆,厚薄不均,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圆孔;钱径较大,钱体较厚;面文“半两”二字,大小不一,“半”字下横与“两”字上横较短,“两”字常见“长人两”。
秦半两:是指秦统一中国后全国流通的钱币。铸期为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据传秦半两钱文出自丞相李斯之手,玉箸体篆书、气韵飞动、纤细有力、十分潇洒。 汉半两与秦半两基本上是一脉相承,但是在秦半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区别是客观存在的。相比较而言:秦半两粗放原始,汉半两秀气精致;秦半两厚实不圆,汉半两平整成园;秦半两字体洒脱,汉半两字体规正;等等。只要细心品味,还可以找出许多区别
匿名回答于2020-12-30 02:37:23
秦汉半两钱在中国流通了数百年,其间几经变迁,造成半两钱的大小不一,轻重悬殊,明确区别先秦半两、秦半两,汉半两界线不太容易。
1。先秦半两钱的特征:1。
钱面直径较大,一般在3。1厘米以上,有2。5—8厘米的,钱体厚重,一般在5。4克以上。 钱周不圆,无内外郭。铜质绿锈斑驳,略带赭红色。2。文字篆书,“半”字下横划与“两”字横划均较短,“两”字中间“人”字上部带有较长的竖笔。
整个钱面文字高挺,略呈隐起伏,笔划狭长而略带弧形,不及汉代规整。3。钱质厚重,铸法原始,钱面不平整而背有铜溃四溢。铸品铜茬较宽,有上下或左右流口,穿孔面大 。
匿名回答于2021-11-29 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