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古代要存在教坊司?

教坊司说白了就是古代妓院官方管院机构。

教坊司,始于唐代的教坊,明代改为教坊司,隶属礼部,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拥有众多乐师和女乐。

清代顺治废除女乐,改为太监演奏,雍正时废除教坊司,设立和声署。乾隆时期仍存在教坊司,乾隆时吴长元的《宸垣识略》:“京师倡家东、西院籍隶教坊,犹是唐宜春院遗意。

扩展资料

北京东四牌楼南边有条本司胡同。本司就是教坊司,本司胡同北有演乐胡同,南有内务部街(明、清叫勾栏胡同)。四牌楼南边还有马姑娘胡同,四牌楼北还有宋姑娘胡同、粉子胡同。 宋元以来,勾栏一直是演出游乐场所。后来也把妓院叫勾栏。而演乐、粉子和众姑娘胡同也是妓院所在。《析津日记》、《日下旧闻考》、《宸垣识略》都说就是旧日的北里。

北里是唐代的故事。宣宗以后,贵族子弟、新进举子盛行冶游。妓女聚居地叫平康里,在长安北门内,所以叫北里。

这样,东四牌楼南北好多条胡同,元、明时就是红灯区。但它不是一般的妓院。乾隆时吴长元的《宸垣识略》说得有趣:“京师倡家东、西院籍隶教坊,犹是唐宜春院遗意。东院以瑟,西院以琵琶,借勋戚以避贵游之扰。”可见这是隶属于教坊司的官家妓院,妓女会音乐妓艺,大都供奉权贵皇亲,这样可以避免像一般妓院的侵扰。

乐籍是官家的妓院,隶属礼部教坊司,除召募部分女子外,大多是不花本钱一本万利的买卖。

匿名回答于2021-06-27 19:19:49


教坊司 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称为教坊,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云韶府”。

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改教坊为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教坊司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演出机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文艺部,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匿名回答于2021-07-10 12:41:3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