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绿地规划指引》是广东省建设厅编辑出来的一本书籍,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利用区域绿地的规划。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区域绿地规划指引
制作目的
为指导广东省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城乡建设空间管制,切实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关于“严格实行‘绿线’管制制度,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落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将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等要求,制定《广东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
区域绿地涵义
区域绿地,是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在一定区域内划定,并实行长久性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和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
区域绿地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覆盖面大,且通常位于城市建成区外围
与城市绿地不同,区域绿地一般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外围地带,大多不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但也有一些区域绿地延伸到城区,如广州白云山、肇庆星湖等。
2.通常为绿色植物覆盖
区域绿地以自然绿地为主体,同时也包含了一些人文景观(如历史文化遗迹),及水域和沙滩等。这里的“绿”,更多的是强调环保和生态作用。
3.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区域绿地往往由多种类型地域组成,如森林、水域和古村落等。同时,某些区域绿地的属性可以交叉,如既可以作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又可以作为水源保护区。
4.生态意义和环境效益特别突出
大面积的森林是城市之“肺”,大面积的湿地是自然之“肾”,区域绿地对气候的影响已超出小气候的范围,它是整个城市和区域的生态支柱。
5.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区域绿地内可以开展农业、林业、旅游等各类生产活动,也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因此,它同时具备明显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特征。
匿名回答于2020-12-17 02:59:17
2、居住区绿地是对居住区范围内可以绿化的空间实施绿色植物规划配置、栽培、养护和管理的系统工程模式建立起来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和宅旁绿地等。
3、生产绿地主要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它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
4、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晦绿带、防风林等。
5、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匿名回答于2021-12-15 06: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