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官有书而民无书原话?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贵族垄断了教育的物质资源,也垄断了教育活动本身,教师由职官兼任,这也导致西周官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官师合一”。

说的是西周时期生产力水平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犊,书写的工具尸刀笔,以拙陋的工具在粗糙的材料上制作出书册,不仅极为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

朝廷为了政治需要,把历代帝王的典、谟、训、诏,本朝的礼制法规,以及收集的乐章,加以记载,制成书册,藏之秘府,由官府之管。这些书册,仅有孤本,没有复制副本遍布民间。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西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和社会制度结构。教育机构设置在官府之中,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中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文献典籍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接触。

匿名回答于2021-08-10 19:30:1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