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1-31 03:02:55
我们来到山东省东营市。
难得一见的“黄蓝交汇”,乘船行驶在辽阔的渤海之上,远处海面上出现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这里的海水形成了蓝、黄两种颜色,而且泾渭分明 ,让海面变成了巨大的调色板。
如此壮观、难得一见的景象,便是东营所处海岸线的独有景观。是黄河河口呈现出的壮丽色彩之美。
在这里,浑黄的黄河水和蔚蓝的海水,汇在一起,形成这样一个漂亮的分界线,向着远方绵延数十公里。
想知道神奇的“黄蓝交汇”的分界线,为何如此清晰?黄色河水与蓝色海水中间的过渡带,是怎样形成的?
记得在节目中寻找答案!
黄河奔流五千多公里,就在这里汇入渤海,形成一片又一片三角洲。东营市一多半的土地,都是最近160多年间黄河泥沙沉积所形成的。
匿名回答于2021-12-07 06:32:45
黄是黄河携带的泥沙,蓝是海水的颜色,这是由于:黄河调水冲沙,携带大量的泥沙注入渤海,与渤海的海水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
其实很多水域中都会出现表层水平方向上的颜色不一致,比如“泾渭分明”,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水域中不同水团的源地不一样,不同源地导致水团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出现较大差别。
当这两种不同的水团相遇时,自然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分界。这样子的话,你所问到的黄海入海口的“黄蓝分明”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扩展资料: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1-01-31 0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