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4-15 01:43:07
匿名回答于2021-04-15 01:43:17
匿名回答于2021-04-15 01:43:45
一个人三观很正,在这里是分情况的,与大部分人的认知相符,比如符合社会道德、公序良俗这些,暂且把这些人们制定的规则所推崇的一些当做是“客观的”。另外一些情况也就是说者听者二人“臭味相投”,能够在认知上一致,那么就是相对的了,比较主观。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别人认可自己的三观,不管是客观上表现出来的,还是主观上的一致性,理论上都是可以获得愉悦感的。这个时候,自己能做的,就是不被主观上的一致假象所蒙蔽,尽力在客观上“正”。
做到这些的前提,是首先要做一个成熟、自强、自立、公正的人,有一颗善良、热情、平和的心。为人处世以宽解为怀,能宽厚待人、宽宏大量、思想开朗、心胸开阔、谦虚处世。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宽容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做人的风度和境界!只有把握住人生之尺,才能与人很好的相处。做到这些的根本就是,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如果个性自私、狭隘,就无法去正确的对待他人和自己,更不可能正确的看待社会的利害关系,必然会有一颗扭曲的心态,无法立足于社会,不能与人很好的相处,就更谈不上奉献于社会和帮助别人了!因此,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就必然没有一个健康、成功的人生。
匿名回答于2021-04-15 01: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