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丽,美观。
与“丑”相对。以丑为美 在关于“美”与“丑”的文艺理论中,“以丑为美”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刘熙载在《艺概》中则明确阐释这个重要的美学命题:“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天文学家,“以丑为美” 贾平凹 《丑石》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 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顽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这篇借物议理的散文,借助了一个公认为平凡的对象——一块顽石,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所谓的一般性可能也有例外。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无知,并不能掩 盖和抹杀那“默默忍受”多年,而“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匿名回答于2019-12-31 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