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因,接触大量河南人。坐标大连。
有油滑的,骨天生那种油滑东北人学不来,精明到了骨子里。却也有实诚的,干活认真努力,不偷懒不耍滑,别人休息他找活干。
有奸诈的,坏出了水,看到你出错了,不说话。等你出错了,找领导报告邀功。有事没事挖坑等人跳,谁跳谁倒霉。却有安稳的,寡言少语,不说话不骂人,见面和善一笑,主动帮助别人。
基本上混的好的跟当地人差不多,不论习惯还是观念。混不好的往往17.8岁回家结婚。然后夫妻俩出来打工,三十岁左右就有三四个孩子(我见过16就被逼回家结婚的,连身份证都没有先结婚等两年办证)。
绝大部分过年必须回家,工作可以不干家不能不回。我做餐饮的,餐饮不敢招太多河南人,主要原因就是河南人过年回家。我个人经历就是过年比平时忙一倍的店里有一半人请假(印象里当时店里23个人,请假11个人,当时店里11个河南人,有8个河南人请假,比例十分的高)。
年轻一代普通话说的十分标准,东北话贼溜。但他们聚在一起聊天用河南话,东北人根本听不懂,好多人觉得他们是在商量什么坏事,其实大部分不过是正常聊天用家乡话亲切而已。老一代有相当比例就用河南话跟你说话不管你听懂听不懂,跟这些河南人说话得猜。
还是绝大部分人对胡辣汤有种偏执的热爱。
大部分务工受教育低,九年义务教育后,学习好的继续学,一般的全部外出打工挣钱。所以看到许多20岁以下的务工人员,人小心眼少,做事也就差许多,欠考虑。我曾经问过一个小孩为什么他们那么多人出来务工,他跟我说河南自古地少人多,东北农村平均一人几亩地的农村都嫌太少没人爱种。他们村平均一个人分到几厘的地,靠种地养不活人。
城市低端行业大量存在河南人,餐饮,清洁,保安。且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立住脚后马上拉来一帮同乡,在一个地区租房在一个系统工作。我本人基本上接触了河南一个村的一半年轻人七八个老人,他们之间互相认识,彼此沾亲带故。
基本上好人不比别的地方少。坏人不比别的地方多。因为大量是受教育低的去务工且都是低端行业才给人差的感觉。老一辈手脚确实不干净,爱偷爱占,但其实其他地方老一辈都不干净,不只是河南人,我曾经经历过一个大连本地老太一面骂河南人偷东西一边私夹吃食出店,后来被我捉了又拿本地人团结来说事,大写的尴尬。一个不认识的河南人找你说话你确实要警惕些,可别的地方的不认识的人突然找你说话也要警醒啊。以地区来看人有地域歧视。还是公正平和些看河南人吧。
匿名回答于2019-08-31 02: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