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语言学家,语言教学工作者认为,语言学习的本质是文化的学习。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来比较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异同以此取长补短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因此一个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是语言知识,文化了解和语言学习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及对二语教学的意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受到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启发和影响。“条件反射”: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强化,并逐渐固定下来。”“条件反射”的观点其中之一是,儿童学习语言也是通过对周围条件做出正确反映后逐渐形成的说话习惯,也是一个不断的“刺激---反应”过程。这一观点中强调学习者要对周围条件作出正确的反映,这就间接的说明了刺激物或周围条件的重要性。学习者形成正确的说话习惯的前提就在于刺激物或者周围条件是正确的。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语言就是最重要的刺激物。所以教师的语言的准确性就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在语言的早期学习阶段,缺乏语言正误的判断力,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准确的语言知识。相反,如果教师的某个语言知识点出现错误,学生也会出现相应的语言错误。
匿名回答于2021-01-03 19: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