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将班级分为“零班”“奥赛班”,和普通班,成绩自高至低排列,根据每学年期末期末成绩调整,动态分配优质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1)较小的班级人数配置,普通班人数自60-80人不等,重点班人数50-60人,同样的教室面积可想而知哪种班更拥挤
(2)一些比较好玩的课程,比如武术课,篮球课
(3)每年1500元的国家补助,县区前10名每年有2000元的补助(学校发放),“珍珠生”每年2500元的资助(来自浙江兴华教育基金会,很感谢他们)
(4)“高级寝室”,4人间,上床下桌,有空调和卫生间(MD北邮的老宿舍比高中还差)
(5)提前一年参加模拟考试(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做理综只考了149分的恐惧)
(6)比普通班多50%以上的做题量
(7)暑假提前开学一个月,寒假提前开学1周(不过我们2014届的假期的满配的,嘿嘿)
(8)重点高校的招生宣讲会,比起普通班学生在了解大学信息的渠道上能够提前准备
..........
高一分班时进入“零班”和“奥赛班”的同学有以下几种:
(1)县区前十名
(2)中考排名前100
(3)一高入学考试排名前50(当然,中考分数要过分数线)
高二,高三调整重点班人员时的依据是:
期末考试年级排名前100,进零班,排名100-230,进奥赛班
无法达到排名的原重点班学生将进入普通班
竞争其实很残酷
在初中时班主任就鼓励我们“考上一高不够,分数够高就能上“珍珠班”,一个月有400块还不用交学费,多得劲”。
普通班的同学如果分数没有达到一高划定的分数线需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计算公式为:
每年学费=10000+(录取分数线-考生分数线)*5000 (元)
这是2011年的价位,现在好像涨到了20000起步,9000每分
父母到毕业后还常常对我说“你为家里省了不少钱”
我认为能保持在重点班不掉队需要付出比普通班同学更多的努力,相应的回报是,扎实的基本功,常态化的高要求,对于清北,985,211等名校自发的强烈渴望:“我有能力,也应该考上这种学校”。
水涨船高是很强力的正面Buff,前提是你的心态较为平稳,不会被压力击垮。
很感谢高中时的同学和老师们,因为有你们,我的高中生活既充实又多彩。
如果你能进入重点班就读,不要犹豫,人往高处走,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吧。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12:14:31
匿名回答于2021-06-03 17: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