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腐败的满清政府为了维护其行将灭亡的封建统治,一方面向帝国主义屈膝求和,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德宗实录》,第477卷,第15页。转引自李桂林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页。)。
一方面为了欺骗人民不得不附合潮流宣布实行“新政”,进行改革,以便缓和矛盾。
他们所提出的“新政”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方面废八股、停科举、兴学校、厘定教育宗旨。
为此,1902年张百熙奉命草拟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此学制虽经颁布,并未实施。
1904年初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在癸卯学制中确定了更为详备的近代学制系统,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匿名回答于2021-03-05 21:16:18
匿名回答于2021-10-04 03:11:45
清朝末年迫于各方压力,清政府建立了新的学制系统。
在效法西洋,创办西学的热潮中,湖北于1903年,在武昌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官方的学前机构湖北幼稚园,1904更名武昌蒙养院,开中国儿童公共教育之先河。专收5~6岁儿童,学制一年。
匿名回答于2021-10-04 03: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