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是什么?

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政府(以后不论朝代如何更迭,所有开创者都以统一全国为己任)。

2.统一文字(文化认同)。

3.统一货币(促进国内经济流通,加上各地方的经济建议)。

4.统一度量衡(统一标准,包括车同轨)。

5.北筑长城(保护中原的农耕文明,使之可以休养生息)。

6.南修灵渠,修驰道(加强各地之间的沟通)。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10:05:51


统一了中国,统一了货币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11:03:13


第一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中国,二,他是统一了文字,度量衡,郡县制,修秦直道,三,他修长城抵御匈奴,四,统一全国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16:53:40


结束混乱不堪的战争,统一经济发展的量衡,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散统一文化。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17:14:00


“始皇”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皇帝,不仅仅在于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语言文字等等,更关键的是形成了华夏炎黄子孙一体格局,有效抵制了蛮夷匈奴之徒入侵中华,为后世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世所有体制也都是由此开始。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21:15:28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创立的中央皇帝制度,结束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施郡县制,真正意义上统一了全中国。尤其是统一了度量衡,语言文字,使文化上具有了统一的意识,也让后来每位帝王以统一华夏为己任。

匿名回答于2019-07-07 04:31:06


废分封,置州具,开创了中央集权制,中国告别了落后的奴隶制,进入了较先进的封建社会。

匿名回答于2019-07-07 10:38:06


评价一位皇帝是否是“千古一帝”应该有一个标准,我认为,这个“度量衡”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下面,我不揣浅陋,试着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请友友们多多赐教。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一:统一六国,开疆拓土。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将近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的无休止的战乱,完成了原来的秦国几代国君的梦想,更顺应了人民渴望和平和大一统的愿望。然而,秦始皇并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他有自己的宏图伟略,他的心目中的国家的版图要比周朝更为广阔。所以,他先命令蒙恬率领军队打败了匈奴,占领了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秦朝国都咸阳的威胁。

接着,他命王翦等将军带领部队向南进发,下岭南,克百越,先后设立桂林,南海,象郡等数个郡县。把秦朝的疆域扩大到南海。经过了一系列的南征北战,秦朝的疆域的规模空前庞大。它东到东海,西到陇东,南到南海,北到塞外长城,秦朝设立的郡县最多时有48个,领土面积达354多万平方公里。大中国的雏形初步形成。秦始皇建立的是不世之功,他的承前和继往就是统一六国,开来和启后就是开疆拓土!

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二:车同辙,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秦朝大一统之前,六个诸侯国各自为政,都有自己的货币,度量衡甚至车子的宽度都不一样。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发展。秦始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先者,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为秦始皇的征战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后者,文字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让这个国家拥有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不管以后经历怎样的分崩离析,我们的国家终究会走向大一统!反观欧洲,他们的历史上虽然不乏有名的君主,如凯撒大帝,屋大维,亚历山大等,有人问,为什么他们不能统一欧洲呢?他们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种语言文字,怎么可能统一!特别是秦始皇统一文字这一招棋,说明了他老人家是一位极富远见卓识的战略家!

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三: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比三皇五帝都厉害,所以他干脆就叫自己皇帝!并且由于他自己是秦朝的第一任皇帝,所以,他就叫自己始皇帝,这就是秦始皇的由来。他规定国家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负责政务、军事和监察。地方上设立郡县制,在全国设立36个郡,郡下设县,各级官吏都有皇帝任免!如此一来,秦始皇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虽然说郡县制不是秦朝的发明,但是,自秦始皇时得到了全面地应用。以后的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沿用秦朝建立的这一整套政治制度,可以说,秦朝的这种政治制度是开百代之先河,他标志着中国正式地进入了封建社会,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间,这不就是“继往开来”吗?

综上所述,秦始皇就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帝王,“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8:01:36


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四十九年,即公元前七二二年,终于周敬王三十九年,即公元前四八一年,为时共二百四十二年。战国时期,始于周敬王四十年,即公元前四八O年,终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即公元前二二二年,为时共二百五十八年。春秋战国为时五百年,诸侯纷争,战祸连年,可知当时天下苍生何等无奈与无为。

始皇积累世之功,终统天下。凭借其空前未有之盛业,内则大兴土木,外则大举征伐,民疲而财竭。

一夫发难,云集而景从,秦亡而汉兴矣。

匿名回答于2019-07-12 04:09:56


秦始皇,千古一帝名副其实。

始皇帝

他是第一个封自己为皇帝的人,自称为始皇帝,秦始皇之前,夏商周,基本上是神话传说一般,三皇五帝。

秦始皇直接取皇和帝,加称为始皇帝。

奠定了中华之后实行了几千年的帝制,在当时,是一大壮举。

六国毕,四海一

周天子不敌诸侯国,之后诸侯称霸,历经春秋,战国时期。

大国小国林立,诸侯纷争,民不聊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国吞并小国,问鼎中原。

直到秦始皇在父辈的励精图治之下,接过富强的秦国,东征西伐,南征北战,统一六国。

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地域版图。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众多,语言文字也非常多,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很难沟通。

同朝的大臣可能有来自楚国的,齐国的,文字语言不同,鸡同鸭讲,一件事都讲不清。

于是让李斯创出了小篆。

一路演变,才变成如今的汉字。


匿名回答于2020-02-06 20:01:2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