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入世主义者,对政治采取积极态度,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秦汉以后,中国士人几乎都以这条入世、经世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它使中国得以避免全民族的宗教迷信,造就出以伦理纲常为中心的封建政治文化。
而后世奉为儒家经典的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据说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乐经》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05: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