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孔子是东汉时期的人吗?

不是,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匿名回答于2022-04-16 05:26:45


孔子不是东汉时期的人,而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子仲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贤弟子72人,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典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学派的经典。

匿名回答于2022-04-16 05:54:31


顾颉刚曾说:“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时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在经历了秦“焚书坑儒”的低谷后,儒家思想在汉代迎来了春天。


秦亡的教训让汉初的统治者刻骨铭心,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用近百年的时间恢复了元气。到了汉武帝执政时期,儒学的内核也终于对上了统治者追求“大一统”的心思,找到了用武之地。孔子以礼治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亲尊尊”的理论给君王统治提供了很好的说辞。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世人对儒学的认可在汉武帝时迎来了巅峰,孔子入世的政治理想也在加工改造之下得以实现。儒家学说在西汉后的思想界独领风骚,孔子也顺理成章地被推上文化界“一哥”地位,堪称完美。


为奠定孔子地位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笔,便是司马迁作《史记》。司马迁本人对孔子具有极高的好感度和关注度。《史记》中有200多处提及孔子,引用孔子言论近100处,还将他一介布衣与王侯将相置于同等地位,作《孔子世家》,孔子一生的丰功伟绩跃然纸上。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更是以孔子继承人而自居,对他的推崇,毫不掩饰。孔子“至圣”称号便来自《孔子世家》中“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的评价。


除却官方记载的封谥与褒赞,江湖上还流传着孔子身为“素王”的传说。“素王”本为道家术语,出自《庄子·天道》,称孔子为“素王”,首见于《淮南子·主术训》:“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事亦鲜矣。”称赞孔子虽不居帝位,却具备帝王之德,肯定其“圣人”之智与“刑德兼治”的政治主张,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匿名回答于2022-04-16 05:56:1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