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什么是儒家思想重点?

儒家的思想主张是:1.互敬互信;2.仁而有序;3.微言大义;4.重义轻利;5.格物致知。


1.互敬互信:伦理学上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乃“仁”。


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


2.仁而有序: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3.微言大义: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孔子编修《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称之为“微言大义”。


4.重义轻利:儒家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与现代商品经济不相适应。


儒家典籍《礼记》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


5.格物致知:儒家的格物致知就是专门从事科学领域专业知识的研究,此学派已失佚,后来成为儒家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匿名回答于2021-03-23 01:19:24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思想体系分别有:仁、义、礼、智、信,创始人是我们所熟知的孔子。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相关如下:

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匿名回答于2022-01-01 15:17:13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孔子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先秦儒家主张“有教无类”,“民贵君轻”,却又坚持“贵贱有序”,维护周朝礼制。三纲五常中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北宋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都不适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2-04-13 00:32: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