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子满20岁时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给他取字;而女子满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笄(束发用的簪子)”之礼,以示成人可以出嫁了,并且这时也要取字。女的还没结婚就说“待字闺中”,这个字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一般古人的字都是父亲或者近亲给取的,刚初生是没有字的。当然有些著名的人物后来自己也会更改自己的字,这个我们不作讨论。至于她为什么叫子夫,这个可能每人能给定论吧,问问她老爸或者她自己或许能知道,呵呵
匿名回答于2019-05-20 22:23:12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她名不详,字子夫,所以都叫她卫子夫。
如果你说的是片面的意思,那就是儿子丈夫咯。匿名回答于2019-12-25 15:21:13
在古代,男子满20岁时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给他取字;而女子满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笄(束发用的簪子)”之礼,以示成人可以出嫁了,并且这时也要取字。女的还没结婚就说“待字闺中”,这个字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一般古人的字都是父亲或者近亲给取的,刚初生是没有字的。当然有些著名的人物后来自己也会更改自己的字,这个我们不作讨论。
至于她为什么叫子夫,这个可能每人能给定论吧,问问她老爸或者她自己或许能知道,呵呵
匿名回答于2020-03-01 09:25:10
匿名回答于2021-11-04 21:43:54
匿名回答于2022-01-22 08:24:01
首先要明确子夫是卫皇后的字,因为她出身低微,所以没有名,而父亲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如果是奴隶或贫苦百姓,大字不识,不可能给女儿取字,孩子的字一般是成年后取的,能够取字的女子多数是贵族,反正只有少数人取字,大部分没有字,有的甚至连姓名都没有。
如窦太后王太后都没有名字,陈皇后出身高贵也没有名字,电视剧的名字是野史编的,但卫子夫出身低微,偏偏正史记载她的字,“子夫”还带有儒家思想的意味,跟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一致的。
故我以为卫子夫的字有可能是汉武帝刘彻因为喜欢她而取的,也有可能是她自己取的,都是为了响应独尊儒术的号召,也为了表示帝后一心,都推行儒家治国治家,故卫子夫取“孔夫子”之意,而卫子夫的言行与儒家的“相夫教子”一模一样。
不过倒也奇怪,汉武帝的女人中只有卫子夫有字,其他女人都没有名字,连出身高贵的陈废后都没有,大概是因为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汉宣帝的曾祖母吧,又可能是因为卫子夫对汉朝有重大贡献吧,当然古代女子有名或有字都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如果出身低微,基本都用“姑娘”“丫头”等称呼。
至于人家说“子夫”是有子有夫倒也不错,卫子夫确实嫁了个好丈夫,生了个好儿子,只是丈夫最后负了她。
古代女子的名或字一般都是父亲或父辈给取的,也可以是丈夫取的,或者当自己社会地位高时可以自己取,而男子的名或字一般是父亲或父辈取的,或自己成年后自己取的。不论男女,拥有名或字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匿名回答于2022-07-04 05: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