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情感最是敏感,严峻冷酷的现实使中唐的诗歌失去了盛唐时的昂扬激越,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诗歌的主流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产生了一批备受后世推崇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韦应物即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并称“中唐三杰”。
匿名回答于2021-09-19 00:30:44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约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
匿名回答于2021-12-10 04: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