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4:25:27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4:30:13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4:35:11
沙僧原为天庭的卷帘大将,绝对是玉帝的心腹。
书中说他在天宫时因失手打破了琉璃盏,被贬出天界,后在人间流沙河当妖怪,危害一方。
无论是作为玉帝心腹,还是作为一个大将,都不可能因为打破区区一个琉璃盏而遭贬谪,要不然大将军也太不值钱了。
显然这是一次有计划的贬谪
为了争夺天下香火,佛道两家共同制定了西游计划。一系列谈判之后,西游4人中,金蝉子属佛家,悟空作为当时的天地主角,最终归属与佛家,天蓬与卷帘归属与道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因此,天蓬与卷帘先后有计划被贬。
西游中沙僧的定位
沙僧并未经历完八十一难。在这一段历程中,沙僧知晓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逾位。唐僧作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负责拉仇恨。悟空嫉恶如仇,是西游4人的输出的主力军。八戒偷懒,沙僧不作为。沙僧只是一路挑着担子,完成了西游。按照天庭大将的战斗力,一路上的妖怪怎么会打不过。
沙僧作为道家的一个代表,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未来还是在天帝那里。无论在西游路上表现的多么好,未来都不会在佛家那里讨饭吃,所以不会在乎佛祖的封赏。最高也就能够封佛陀,而一个边缘佛陀,能比得上玉帝心腹吗?此外,只要西游成功,就必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玉帝会给自己封赏。西游可能不成功吗?呵呵
综上来看,沙僧是一个目标明确,有清晰定位的人。而西游路上表现出来的憨厚,忠实,勤劳,正直,后三个品性可能是本性表现,也可能是伪装,但是唯独憨厚一定是伪装,一个天庭大将必然是一个精心能干的神。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4:39:23
二、沙僧:全名沙悟净,是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五主人公之一,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点化,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陈玄奘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4:39:51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这个形象看似很恐怖但是却与沙僧的内心相反。沙僧在整个取经过程中任劳任怨,始终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人。这也许和他的身份有关,在天庭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卷帘大将,连猪八戒这个天蓬元帅都高沙僧一大截。所以身份的卑微也决定了沙僧这种性格。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4:43:24
沙僧:态度随和,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不多言不多于语,老实的和事佬。属于勤恳敬业型人物。严格执行唐僧的吩咐,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不怕脏、不怕累,从不闹分行李,脱离团队。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4:51:11
在《西游记》的中的沙僧,能吃苦耐劳,听命领导,不计名利,不近女色。沙僧是唐僧最忠诚的卫士,也是让唐僧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弟。无论干任何脏活累活,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沙僧的经历比较复杂,他做过人,做过神仙,做过妖怪,因此他对天宫和人间的人情冷暖和美丑,都看得一清二楚。也是因为这些曲折的经历,让他看透了一切,所以沙僧少言寡语,沙僧知道言多必失。
沙僧的外表非常丑陋,他的心灵却特别美好。沙僧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少说多做,不管有没有困难,从来不拒绝。也从来不给自己找理由,说我怕脏,我怕累,我不会干,我干不了等等。这就是一个少言寡语任劳任怨的沙僧。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05:32:00
匿名回答于2019-05-09 2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