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3、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4、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5、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6、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匿名回答于2021-03-07 05:27:43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遗”同“为”音:表赠送的意思;“剡”同“善”音:“剡溪”,水名,位于浙江东部;“爨”同“窜”音:此处当烧、煮茶之意。
僧皎然首标“茶道”,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
匿名回答于2021-05-04 00:13:26
原文件如下:
美人尝茶行
崔珏 〔唐代〕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闲教鹦鹉啄窗响,
和娇扶起浓睡人。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明眸渐开横秋水,
手拨丝簧醉心起。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
作者简介:崔珏,字梦之,唐朝人。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
匿名回答于2022-01-31 0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