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关汉卿作品种类?

关汉卿(1234年前-约1300年),字汉卿,号已斋(一斋、已斋叟),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被誉为“曲圣”。 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最著名的是《窦娥冤》。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其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形象广为人称

关汉卿创作的剧本现存十八种,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公案剧:《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绯衣梦》。

(2) 爱情风月剧:《救风尘》,《调风月》,《望江亭》,《谢天香》,《金线池》,《玉镜台》,《拜月亭》;

(3) 历史剧:《单刀会》,《哭存孝》,《西蜀梦》,《陈母教子》

匿名回答于2021-01-04 04:03:21


关汉卿创作的剧本现存十八种,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公案剧:《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绯衣梦》。

(2) 爱情风月剧:《救风尘》,《调风月》,《望江亭》,《谢天香》,《金线池》,《玉镜台》,《拜月亭》。

(3) 历史剧:《单刀会》,《哭存孝》,《西蜀梦》,《陈母教子》。

关汉卿杂剧艺术成就

一、在创作方法方面,关汉卿的杂剧以现实主义为主。首先,关剧对时代与人生进行了真实地描绘;其次,关剧对元代的生活图景进行了全面地展现;再次,关剧还对社会现实中一些带有本质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示。

二、在人物塑造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关剧中活跃着众多风神独具的戏剧人物,其中最为光彩夺目者,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

三、在剧作结构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大多缜密而精巧,紧凑而多变,富于戏剧性效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四、在戏剧语言方面,关汉卿向以本色当行著称,他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关汉卿剧作所表现出的纯熟的语言艺术,是杂剧作为代言体的叙事文学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这也是关汉卿对元代剧坛的一个突出贡献。

匿名回答于2021-09-14 08:58:38


关汉卿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案剧。

以《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二、婚姻爱情剧。

这又可分为两类:

一为表现弱者反抗恶势力,代表作有《救风尘》、《望江亭》;

一为表现一般的婚姻爱情,代表作为《拜月亭》、《调风月》。

其特点是肯定女性对于婚姻的自主选择。

三、历史剧。

代表作为《单刀会》、《西蜀梦》。

这两部作品都是三国戏,塑造的是三国时蜀国关羽、张飞等人的形象。

这一类作品较多地反映了民间的英雄崇拜心理和价值观。

匿名回答于2021-09-14 08:40:53


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男,(约1220年──1300年左右)[6],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等

匿名回答于2021-09-14 08:54:0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