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产要求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才能担负起现代社会的大生产,这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活动,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相对立,实现了人的智力与体力的有机结合和自由发挥。因此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应然状态的展现。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正所谓“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劳动是人有意识的、自觉地改变环境改变世界的活动。
劳动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活动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于苏维埃建国初期,在长达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共产主义的教育方法,将劳动教育置于其集体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他强调“劳动就是生产学习,它应当由劳动所创造的那种价值观念出发。”在他看来,劳动与教育是平行的,劳动应引导学生感受劳动光荣和劳动所得的快乐,突出其教育性价值。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态度和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中国的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教育目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种结合,首先是毛泽东主席提倡“人民教育”,即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方针。这是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原则。改革开放以前,学校教育不但有生产劳动的课程,还安排学工、学农活动。这种学习重点是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的学习,是劳动价值观的习得。
匿名回答于2021-08-19 06: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