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提出的,他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一生颠沛流离,因家庭贫困,所以从小便深受贫困之苦,将全部精力致力于如何办学,并且为贫困儿童开办学校,所以被赋予“慈爱儿童之父”。但是现实总是无情的,在不断失败中,裴斯泰洛齐也算是在教育界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林哈德和葛笃德》便是其中之一的贡献。
裴斯泰洛齐所处的时代属于动荡时期,他早年生长在农村,对其教育权力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而大部分农民得不到教育的现状感到不满。他受到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认为想要一个和平的社会只有人民接受教育才可以实现。首先,裴斯泰洛齐确立了他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从教育目的可以看出来,裴斯泰洛齐是一个理性的人物,他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很了解,他不会培养高分低能的人才,而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裴斯泰洛齐虽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思想的人,但是他却是西方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出实践的思想家。这一思想对欧美时期各国教育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发起了关于裴斯泰洛齐运动的主张,赫尔巴特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
裴斯泰洛齐本人的思想内涵还是很丰富的,受到了莱布尼兹和卢梭的影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们天赋的内在力量“心,脑,手”,即教育要注重儿童的智育,德育和体育诸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发展,不是胡乱无章节的,教育应是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因此,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并在1800年《方法》一文中首次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根据裴斯泰洛齐的论述,所谓的心理学化:第一,教育要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法则;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
有了教育目的和教育心理学化理论的支撑,裴斯泰洛齐再次提出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求从各种教育最简单的要素学起,要素教育理论由此诞生。而在具体的要素理论基础上,裴斯泰洛齐又认真地研究了各学科的教学法,尤为重视初等学校的语言教学、算术教学和测量教学。因此,裴斯泰洛齐也被称为现代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匿名回答于2021-02-18 22:28:00
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把教育与劳动结合付诸实践的人。
裴斯泰洛齐早年受法国启蒙思想特别是卢梭思想的影响,又得益于学院一些进步教授的教诲。决心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
裴斯泰洛齐受18世纪启蒙思潮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他看来,社会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是由于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劳苦大众的贫困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缺乏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结果。
因此,他要求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社会各阶级的儿童,包括贫民的儿童都能受到一种合理的、符合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教育。
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实际上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悲惨的生活境况。裴斯泰洛齐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发展的倾向。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识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努力使教育与其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与夸美纽斯、卢梭一样,裴斯泰洛齐将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匿名回答于2021-10-14 04: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