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经受了岁月的考验,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目前,非洲54个国家中已有5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对非洲10国的访问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为中非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和非洲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中国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总是率先承认,并及时给予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主席多次对来访的非洲国家领导人说,中国和非洲同属第三世界,中国永远反对霸权主义。广大非洲国家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斗争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非关系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1996年5月,中国提出了构筑中非关系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五点建议,即“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团结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中非友好关系掀开了新的篇章。
进入21世纪,提升中非合作成为双方共识。在2000年10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非宣布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
为推动中非关系再上新台阶,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倡导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首次明确提出“全方位”合作概念,得到了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在同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并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还宣布了中国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八项举措。
为进一步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2012年7月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了在投融资、援助、非洲一体化、民间交往、非洲和平与安全等五大重点领域对非合作新举措,为中非关系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中非友好是中国外交的传统。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首次出访就选择了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郑重宣布中国永远做非洲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为中非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提出中非开展“六大工程”和“三大网络”合作倡议,为中非合作规划了蓝图。
2015年,有17位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或来华出席活动,为近年来最多。中非高层密集往来,增进了双方政治互信,加强了在地区和国际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作。
在本次南非举行的论坛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将再次聚首,共商新形势下的中非合作大计。习近平主席将在峰会开幕式上系统阐述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主张,宣布未来一段时期中非合作一系列重要举措。中非关系将再上新台阶。
匿名回答于2020-08-24 16:52:03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十大合作计划”到“八大行动”,展现了中非全面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中非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这“八大行动”,把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既在传统优势领域深耕厚植,也在新经济领域培育亮点,为中非合作发掘了新的合作潜力、开拓了新的合作空间。
匿名回答于2021-11-22 0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