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任 之江 之国 之个 之官 之个 顷之 反之 久之 总之 要之 犹之 兼之
譬之 假之 所之 次之 劳之 等之
之乎者也 之死靡他 之死靡它 之死不渝 之死靡二 趋之若鹜 当之无愧
持之以恒 置之不理 安之若素 嗤之以鼻 置之度外 甘之如饴 呼之欲出
失之交臂 言之凿凿 处之泰然 天之骄子 趋之如鹜 束之高阁 趋之若骛
匿名回答于2022-10-16 20:25:13
付之东流,螽斯之庆,一得之见,傥来之物,一隅之地,乡曲之誉,掷地之材,黔驴之技,半面之旧,仰之之路,出震之君,言之有物,江山之助,优游之听,脱俗之交,内助之贤,天日之表,松柏之寿,则哲之明,耒耜之勤,汗马之劳,妇人之仁,杞人之忧,俎豆之事,藏之名山,琴瑟之好,嗟来之食,俊之,出阃之言,松柏之寿,葭莩之亲,利害之经,柏舟之誓,疾之若仇,等而下之,颔下之珠,胜之不武,骨鲠之臣,呼之欲出,不刊之书,革命之母,卵翼之恩,炳烛之明,血光之灾,未竟之志,一瓦之覆,传遽之臣,鱼池之殃,无心之过
匿名回答于2022-10-16 20:25:27
造句:1、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不断增强。
2、同学之间的友情是纯真的。
3、这件事老师处理得体,既解决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又维护了同学之间的团结。
匿名回答于2022-10-16 20:25:59
“之”,普通话读音为zhī。“之”的基本含义为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引申含义为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
在日常使用中,“之”也常做代词,表示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匿名回答于2022-10-16 20:26:40
匿名回答于2022-10-16 20: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