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齐桓晋文之事类比手法?

《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向齐宣王宣扬自己的王道理论,是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始,齐宣王 向他打听齐桓、晋文之事,实际上就是想得到“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话题引到“王道”上来,鲜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观点.然后就围绕着这个论点,引类譬喻,例举事实,最后得出结论:只有行仁政,才能服天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缘木而求鱼”。

同时,孟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就是使人民有“恒产”,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安居乐业。

要使百姓“不饥不寒”.这表明孟子讲的仁政有着经国利民的实在内容。

在艺术特点上,善于辩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孟子》的辩论娴熟地运用了逻辑推理(如类比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之中,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

善于运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是孟子散文的又一大特色,他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匿名回答于2021-03-03 16:57:3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