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堂会审 这要从我国古代审判、监察制度谈起。
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内部,有一个很重要的制约系j是是统,即对官僚机构和官吏的监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在皇帝之下设置三个最重要的官职,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 这种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官僚政治的基本格局。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
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严密的三院制,其监察制度还有一个特点是御史参与司法审判,重大案件皇帝“则诏下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这延续到明清,人称“三堂会审”。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凡“三法司”参与审判的称。 三司会审”,习称“三堂会审”。
匿名回答于2021-02-17 2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