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导体的组成?

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金属中的原子核和内层电子构成原子实,规则地排列成点阵,而外层的价电子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它们构成导电的载流子。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很大,每立方厘米约1022个,因此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很小,电导率很大。金属的电阻率为10-8—10-6欧·米,一般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金属导电过程中不引起化学反应,也没有显著的物质转移,称为第一类导体。电解质的溶液或称为电解液的熔融电解质也是导体,其载流子是正负离子。实验发现,大部分纯液体虽然也能离解,但离解程度很小,因而不是导体。如纯水的电阻率高达104欧·米,比金属的电阻率大1010—1012倍。但如果在纯水中加入一点电解质,离子浓度大为增加,使电阻率大为降低,成为导体。电解液的电阻率比金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电解液中的载流子浓度比金属小得多,而且离子与周围介质的作用力较大,使它在外电场中的迁移率也要小得多。电解液在通电过程中伴随有化学变化,且有物质的转移,称为第二类导体。它常应用于电化学工业,如电解提纯、电镀等。而把导电过程中不引起化学变化,也没有显著物质转移的导体,如金属,称为“第二类导体”。电的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它们的电阻率极高,比金属的电阻率大1014倍以上。绝缘体在某些外界条件(如加热、加高压等)影响下,会被“击穿”,而转化为导体。绝缘体或电介质的主要电学性质反映在电导、极化、损耗和击穿等过程中。

匿名回答于2021-01-10 03:17:02


导体按其导电性能够细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

匿名回答于2021-01-10 03:17:38


导体是电线电缆产品发挥使用功能的主体构件,是传输电力或传递信息的,即在导体上要通过电流或传导电磁波,光缆则以传输光波的光纤作为导体.


导体结构包括形状、截面、组成、材质等,取决于产品的功能与应用要求.圆形导体结构有圆单线、圆绞线、紧压型绞线、中空圆绞线。异形导体结构有扇形、瓦形、扁平型、异型,还有同轴电缆外导体和波导管以及非金属导体结构。

匿名回答于2022-04-13 21:07:1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