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记录了沈老一个充满“野味”的友人。他有着浑话嚣骂的说话方式,骂出稀奇古怪的字眼,根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辞典;他爱收藏字画,能鉴别一二;他称呼沈老“牯子老弟”,也在不经意间夸耀他“文章魁首”。
二、《桃源与沅州》
叙述桃源城里的风雅轶事,嫖客的风流和妓女的辛酸,烟草贸易和各地五花八门的特产,寂寞的船客和鄙野的船夫,沅水上的漂泊和屈原辞赋里的香花香草,沅州城门上的血迹和当年那场守城兵与请愿青年的冲突。
三、《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本文写的是水手牛保的故事。牛保因与吊脚楼上的多情女子缠绵,一再延误启程时间,使同伴由催促而至辱骂,这让“我”对牛保充满了好奇。
四、《滕回生堂的今昔》
这篇文章写了“我”小时候由于身体的原因,认了一个干爹,他聪明能干,有着武学精神。
湘行散记的主要内容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
匿名回答于2022-02-10 08:36:46
《湘行散记》人物形象:
《湘行散记》中的人物,商贩、妓女、水手、兵士、农人、矿工皆围绕大河展开种种生活,而妓女和水手正是因河道而繁荣的职业。那些人儿有情有义,在苦难中顽强的活着,和命运、自然做着抗争。简单而朴素的描绘,使读者看来,俨然是一幅湘西版的清明上河图。
《湘行散记》中刻画了许多处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生活,对现今的我们而言,是极其陌生的。因此必得“沉”入字里行间,跟随作者的笔触,去真切感受他们的呼吸,体悟他们的情感,感知他们的悲欢离合,感叹这些“小人物”与大时代息息相关的浮沉命运。
匿名回答于2020-10-28 07: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