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3-17 01:20:51
比如: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节有张灯的习俗,其始于东汉,盛于唐代。
清明节
清明节亦称鬼节、冥节、踏青节。传统的清明节以扫墓祭祖与踏青为主要内容。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因为位居秋天的三月之中而得名。
匿名回答于2022-02-17 08:52:02
二是节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是注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
四是讲究节日饮食。每个节日都有一套特定的饮食习俗。并且不重复,各具特色。我国各民族的习俗还有所差异,五是传承性,向现在每个省都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从古至今,节庆文化还在进一步发展和传承。
匿名回答于2022-02-17 0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