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为:“灵帝之末,京都童谣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案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数十人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来还。此为非侯非王上北芒者也。”
匿名回答于2021-02-15 19:09:43
《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匿名回答于2021-07-17 21:41:09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是后汉献帝初的童谣。出自: 《后汉书志第十三》。
原文为:“灵帝之末,京都童谣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案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数十人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来还。此为非侯非王上北芒者也。”
北芒即北邙,也就是邙山。这一句说的是皇权被权臣把持,暗指严嵩父子。
中间你少了,是“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指严党利用沈一石敛财,利用完了就翻脸。沈一石根本没钱,还要从得利的人里找钱,所以其他人也跑不了。
“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广陵散是高雅之曲,也是沈一石心中想要的生活,他自己得不到,但可以让芸娘日后过上那种幸福的生活。还有人认为,这句暗示沈一石还藏了一笔钱,留给了芸娘。因为芸娘嫁给高翰文后,两人弃官从商,变成了巨富。而高是个书呆子,芸娘也没有表现出经商天赋,为何而富,剧中没有交待。
匿名回答于2022-03-09 03:02:12
初一抚琴,天风荡荡。再一抚琴,云卷风清。
三为抚琴,鹤猿齐鸣。神府天君,下凡闻听。
放荡不羁,何足为奇。但见嵇康,汲酒高觞。
睥睨群神,调笑仙子。戏问玉皇,可识黄钟?
玉皇羞怒,日月无光。江湖暴涨,天摇地动,
电闪雷轰,风急雨倾。大哉嵇康,弄琴高唱。
绝音绕梁,百龙为舞。百凤争鸣,龙凤成祥。
惊羞玉皇,驾车回宫。贤哉嵇康,大笑癫狂。
广陵一曲,千古流芳。何为名士?唯有嵇康。
候非候,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我之后,谁复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好人下十八层地狱,坏人升大罗生天。
匿名回答于2022-04-17 12: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