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起承转合的诗?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第一联破题: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首联是就题起: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第一句点“楼”,第二句点“登”。


第二联承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这一联接破题写景, “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上句“天地”写的是空间 ,下句“古今”是时间,引出了诗人的遐思。


第三联转: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这一联需要有变化,第二联写景, 第三联就要“或书事或写意”,杨载特意说第三联: "与前联意相应相避"。 反之亦然,有的诗第二联抒情论事,第三联写景。


第二联是实写眼中所见,第三联是虚写心中所念(照应:万方多难)。这是一实一虚的变化,二、三联尽量避免重复。


第四联合: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关于结句,杨载说道:“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剡溪之棹说的是王子猷雪夜访戴,近门而不入,意思是自由自在不受束缚之意。


八句律诗的“转”,并不见得一定要放在第三联,从整首诗的脉络来看,常常是第七句非常关键,就像绝句的第三句。


这首《登高》,第三联是一个转变,从景转到抒情。但是整首诗的转折在第七句,陡起波澜:“可怜后主还祠庙”,你刘禅有何功劳,竟然也和诸葛亮一样有一个祠庙让后人供奉呢?结句就是”剡溪之棹“,宕开一笔,我还是背诵诸葛亮喜欢的《梁甫吟》去吧。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00:39:38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思维导图:

起:宣室求贤。承:贾生才高。

转:“可怜”,贾生有才用错了地方。

合:“不问”与“问”对比,统治者只关心自己生死,不关心百姓疾苦,实则是莫大的讽刺。

匿名回答于2022-11-27 07:36:3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