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开元寺的甘露戒坛里有尊千手千眼观音像,每一只手上有一个眼睛,是真正的千手千眼观,是一尊楠木雕。
1398年的时候,明朝洪武31年的时候雕了这样一尊佛像,但是楠木会长白蚁,所以在80年代的时候,寺里请大师又另外刻了一尊摆放在了甘露戒坛里,而那一尊真的被放到藏经阁里面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80年代的版本。
但是不要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尊来自1398年的雕像,坐在千叶莲台上面,一千片叶子的莲花台,每一片叶子上面有一尊六厘米的佛像,也就是说这一整尊佛像上面有1001尊佛像,1398年的檀木雕,一直保存到现在,基本完好。这可以说是甘露戒坛的镇坛之宝。
千手千眼的观音像藏在甘露戒坛后面的藏经阁里面,这座藏经阁是番仔楼式的那种骑楼建筑。
因为这是1924年的时候,当时开元寺的方丈叫圆瑛法师到鼓浪屿上去找了三个人来出钱重修了开元寺。
其中黄仲训出钱把原先这边改成了两层楼,番仔楼式的藏经阁,楼下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黄秀朗出钱重修了西塔,黄奕住出钱重修了东塔。
而正是在这个工程开工的时候,传出了开元寺的桃树开了莲花的祥瑞。
五代时的开闽王王审知身居王位,独霸闽疆,纯属机缘偶然,因此他当了闽王后,就与佛结缘,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
他先后舍钱百万缗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一万两黄金白银,研细为泥,请开元寺义英法师写了两部金银《大藏经》,现二楼还保存有残页。
另外还有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
它们是中国珍贵的佛学典籍。
除此之外,藏经阁还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
一楼大厅里还收藏有12口南宋以来的方钟,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号的铭文,是研究台湾与泉州经济史的宝贵资料。
匿名回答于2021-11-08 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