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孙出自《左传·昭公七年》:“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辈分,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指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也指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主要分为长辈(高祖辈、曾祖辈、祖辈、父母辈等)、平辈和晚辈。亦作“ 辈份 ”。
匿名回答于2021-09-22 00:23:41
第四代是曾孙
第四代人三世孙,称为曾孙。在口头语中多将“曾孙”说成“重孙”,也叫重孙子。
根据古文记载: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三字经》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
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匿名回答于2021-09-22 00:29:21
曾孙辈
辈分称谓
曾孙辈指家族、表系、世次之间的世系次第关系。辈分称谓,拼音zēng sūn bèi,是指儿子的孙字辈为曾孙辈。也就是自己之后的第四代。
儿子的孙字辈为曾孙辈
以自己为中心点发散,上九代: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后九代: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孙、乃孙、云孙、耳孙(曾孙辈为自己的第四代)
匿名回答于2021-09-22 00:30:12
曾孙和重孙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孙子的儿子,儿子的孙子,在在辈分上一样的,含义上也是一样的。这个可以类比于“外公”和“姥爷”,“外婆”和“姥姥”,具体怎么叫分地区,还有个人习惯,一般在口语上重孙用的更多一点,但是两种叫法本来就都可以,喜欢用哪种就用那种
匿名回答于2022-06-29 02: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