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有的大学里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是什么意思?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指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审批备案的各类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按办学方式分为两类:  一是学历教育项目,必须通过统招考试,填报志愿,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二是非学历教育项目,无须填报志愿,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即可。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后,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万豪劳伦斯坦瓦格宁根大学(原荷兰劳伦斯坦国际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专业非学历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20年余年中发展迅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初步的提高,办学模式也更加趋于多样化。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87个,合作办学国家涉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余个。中外合作办学覆盖各个教学层次和类型,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十二大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

匿名回答于2019-03-19 19:26:36


在教育国际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日益扩大,但一些学校却“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对此,省消协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辨清真伪,切勿掉入中外合作办学的陷阱。 陷阱一:学校名称华而不实。有的单位不惜工本去争取为自己的学校冠以“中华”、“国际学校”的称谓,或者与某某名校挂上钩,希望以响亮的名称吸引更多学生注意。

一些号称在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学在中国开设分校,其实与这些大学毫无关系或仅是其下属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成人教育学院。 陷阱二:国际承认学历文凭。许多劣质的培训机构往往拉大旗作虎皮,到处吹嘘国际承认、水平一流。等学生进校后才发现教材陈旧、课程“缩水”,甚至根本不用上课就可以拿到证书。

只要你支付60美元,就能获得×××大学的学位证书。有不少洋证书机构说“国际认可”,实际上只是该机构所在国或某个区域认可。有的称自己的考试是“学位考试”、“文凭考试”,可事实上只是专业证书考试。 陷阱三:“全聘外教”、“用国外教材”。有的办学机构打着与国外某大学合作的旗帜,实际上学校没有聘请一名外籍教师,也没有引进一本国外教材。

还有的中外合作项目,国外派出的教师数量极少,或者从国外请来一个教师,就在全国到处演讲,说他们是中外合作办学,可实际上99%的课程都是由中国教师讲授。

对此,省消协人士提醒,选择中外合作学校,要把握五要素:一是地位,合作学校在国际或当地的学术影响力或教学水平;二是资源,办学主体是谁,教育机构是否经权威机构批准或认可,教育部是否承认学位证书;三是硬件,学校设施是否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并与其规模相适应;四是软件,学校能否提供合作需要的最新课程、教材、管理等教学软件;五是教师,合作项目的教师来源、结构、学术水平等,要与合作项目规模、办学层次和要求相适应,以保证教育质量。

匿名回答于2019-03-19 20:04:1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