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坐落于盘龙镇的荣昌客家新村,不觉眼前一亮。虽然是徽派特征明显的建筑,但整洁的街面,统一格调的建筑,宽敞的道路,绿化极佳的花园,无一不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愉悦。这是盘龙镇重点打造的客家新村,新村的建设,说它具有划时代意义,毫不为过。
客家人,这是汉民族一个特殊族群,他们原在北方,在经过六次大的南迁运动后,“客家人”便有了这个称谓。这六次南迁依次是秦始皇时代、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北宋南渡及宋末时期、明末清初时期、太平天国时期,每一次南迁都与战争有密切关系,南迁后,他们渴望还能回到故土,于是以“客家”自居,意思是暂时客居他乡。然而,祖祖辈辈,就这样繁衍生息下来了,融入了当地土著生活,但改不了乡音、乡情,因而全世界的客家人,几乎都会说客家话。
荣昌的客家人聚集在盘龙镇,这是第五次迁徙的结果。明末清初的战乱或瘟疫、天灾等,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清康熙皇帝下《填川诏》,于是,轰轰烈烈历时一百多年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开始了,湖广一带的客家人响应朝廷号召,跋涉数千里入川,分散在四川各地。客家人有一显著特征是群居,即同是客家人必定许多户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因此,当客家人在四川定居下来并成为新的四川土著人时,有的客家族群随着历史变迁融入其他民族,有的则保留了客家人的原始习俗,依旧群居在一个村、一个镇。
盘龙客家人就是这样保留下来的。盘龙镇有8万多居民,半数是客家人,加之这一支客家人老老少少都能说客家话,因而被誉为重庆最大的客家方言岛。
匿名回答于2021-02-24 07: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