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时,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而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在赵盾,因此在史册上写道:"赵盾弑其君。"由于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旧时被誉为"良史"。秦未,董狐另一支十代裔孙董儒三子分迁长安关中五里亭及开封城东小羊村,至西汉汉高祖刘邦时为十二代董安(庆元),因董氏‘族富而庶贵且显’被朝庭统一安排迁居广川董家里(今河北枣强东,今属景县,为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董仲舒就生于广川,董仲舒为迁入广川第四代。后来董仲舒的儿子董安及其曾孙带领族人自广川长途拔徙数十年,终上董志源,把董氏后裔一路散在陇西临洮一带,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董仲舒五代孙,东汉著名良吏,光武帝时为洛阳令,敢于搏击豪强,为民作主,京师震栗。董卓为董仲舒九代孙,其后裔避难改董为童姓,在闽地有董童一家之说。其它裔孙分徙河东(今属山西)、定陶、河间等地,三国许多董姓名人均出于此:有董宣、董承、董和、董允、董奉、董重,有董昭、董厥、。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市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今属甘肃)。
董仲舒曾在山东为官,任胶西相,虽然时间短,但留下后裔不少,董仲舒共有8个儿子,其中一支后裔是董仲舒第一个儿子的后代,他们与目前在河北枣强县王寿村的董仲舒后裔同宗,这一庞大族群广布在鲁北大地,从章丘、淄博、济南、潍坊乃至胶东半岛都有董氏家族的身影。
匿名回答于2020-12-02 00:39:38
是的,董卓是汉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后代,他家庭教育非常棒,而董卓在少年时期最大的梦想可不是参军入伍后获得权力,而是想当一个少年侠客,浪迹天涯。因为儿时的梦想,所以董卓也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传说,董卓年轻的时候就力大无穷,拳脚武功非常好,尤其是他的弓箭水平,别人上战场只能佩戴一副弓箭的,他却能佩戴两副弓箭,射箭的时候甚至能做左右开工,仅凭这一点,民间流传董卓用实力征服吕布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匿名回答于2022-01-03 19: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