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3-11 21:43:50
匿名回答于2021-10-03 01:24:24
一、对象不同
1、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的对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属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2、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的对象为省属的非重点本科院校。
3、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的对象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等。
二、组织填报时间不同
1、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填报时间为每年7月16-17日。
2、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填报时间为每年7月25-26日。
3、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填报时间为每年8月10-11日。
三、未录取补报不同
1、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组织尚未录取考生进行第二次补报志愿。
2、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组织尚未录取考生进行第三次补报志愿。
3、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组织尚未录取考生进行专科第一次补报志愿。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
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匿名回答于2021-05-28 01:49:37
一、你可以仅仅填报重点线(你有信心的话);
二、你不仅可以填重点线,顺带把2A的也填了,这样无关大局。之后系统分三次开放,填报依此类推,并不是每次你都能报的。例如,你是报重点线的,但是第一次没有被录取,那么就被刷到2A中来了,当系统开放填报时,你就只能报2A院校,一旦录取,下次系统开放填报的话你就不能再参加了。懂了吗?
匿名回答于2021-10-03 0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