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和一般的送行诗不同,它没有惜别的感情,没有祝愿的语句,别有深意,别具风采。
“远下吴江向霅川,高秋风物倍澄鲜。”写耿晦之赴任。上句写:在这秋高气爽的时候,知交耿晦之受命出守湖州,他带着王命,就要远下吴江走向霅川去到任所了。湖州在浙江省北部太湖之滨,“吴江”在江苏省最南部西滨太湖,“霅川”在湖州境内。下吴江向霅川,是耿晦之到任的水行通道。“下”字写船行顺流而下,有自然轻快之感,“向”字写行程走向,有目的性,因为这不是写一般的行船而是写赴任所。下句写耿晦之赴任的旅途风光。我们知道:吴江太湖一带,风景优美。在晴朗的秋天里,仰望则天高气清,俯视则水清沙白,连空气也显得特别明净。“高秋风物倍澄鲜”概括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面前的景物,这样写能衬托出耿晦之的高雅的情操,显示出此人并非俗吏。
“鵁鶄菰叶翠相乱,锦石游鳞清可怜。”第二联进一步具体地写沿途景物。鵁鶄即池鹭,“菰”俗称菱白。这一联上句写舟行所见的水上之景。江南水乡,水生植物丰茂,水鸟也多,舟行中时见鵁鶄等水鸟在青青的菰叶之类的水生植物中嬉游,觅食,追逐,飞起。鸟羽色翠,菰叶等植物也色翠。“翠相乱”就写出了它们的动态:鸟在嬉游,叶在摇曳。下句写水中之景。由于秋水澄清,水流中各色卵石清晰可见,卵石斑驳的花纹灿烂如锦,水中的游鱼历历可数。“清可怜”写出了它们在粼粼的清波里是那样空明,那样自然,那样可爱(这里可怜应解为可爱)。这一联不仅写了舟行所见的东西,而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诗人写什么,不写什么,这当中的选择,大有深意,作者这样写就能衬托出耿晦之是一个高尚风雅的人。他出守湖州,并未感到自己作地方行政长官的显赫,没有傲视一切之态,也没有因担负重任而愁眉苦脸。这一联的描写衬托出他情趣上的热爱自然,风度上的从容不迫。
“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第三联写耿赴任途中接触的人。邮渚指水乡传递文书的驿站;津吏指这种驿站的小官,古代有击鼓开船的习惯。津吏击鼓,一是通知人们官船出发,二是表示对长
匿名回答于2020-12-26 08:49:16
首联上句开篇点题,写耿晦之顺江而下,赴任湖州。“下”字写出船行之轻快。下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仰望,天高气清;俯视,水清沙白。颔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鸟叶相嬉,鱼儿灵动可爱。写了知交耿晦之的雅量高致,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耿晦之热爱自然,情趣高雅。颔联中景色描写衬托出他热爱自然的情趣,从容不迫的气度。关心百姓,受百姓爱戴。颈联写津吏击鼓告诉百姓官船来了,渔民们还是唱着歌划着船向官船驶去,从侧面衬托出耿晦之是一位接近百姓,关心百姓,美名在外的官员。才华横溢,政绩卓著。尾联用典,无论是吴兴还是帆山,贤臣难得,均为胜事。耿晦之做湖州太守,会和西晋名臣羊祜一样,泽及生民,卓有政绩,名传千古。
匿名回答于2022-01-12 2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