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大;高大雄伟。
《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
张铣注:“巍峨岌嶪,高壮貌。”
晋葛洪《抱扑子‧博喻》:“五岳巍峨,不以藏疾伤其极天之高。”
唐孟郊《自叹》诗:“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北有小城,城中楼殿巍峨,若王居。”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八章:“故宫的傍晚……瑰丽堂皇的角楼巍峨地矗立在这傍晚的浮云下面。”
2.倾侧不稳。多形容醉态。
《云笈七签》卷一一一:“扈谦者,魏郡人也。
性纵诞,不耻恶食,好饮酒……常作巍峨醉。”
3.比喻居高第,名列前茅。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恶得及第》:“﹝裴思谦﹞自怀士良一缄入贡院……书中与思谦求巍峨,锴曰:‘状元已有人,此外可副军容意志。’”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名字巍峨先蕊榜,词章斐亹动文奎。”
清冯桂芬《<金咏雩遗文>序》:“天假其年,掇巍峨,跻馆阁,左券可待。”
匿名回答于2019-04-19 18:28:10
“巍”,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wēi,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巍”的基本含义为高大,如巍峨、巍焕。
“峨”,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é,最早见于秦朝小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峨”的基本含义为“峨嵋”山名,在中国四川省、亦作“蛾眉”;引申含义为高,如峨峨、峨冠博带。
匿名回答于2022-03-22 18: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