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顺治年号来源?

大清国,自努尔哈赤立朝之后,到皇太极的时候,由于依据当时金元的基础,迅速的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和部分蒙古部落,逐步壮大,在明朝末年,成为东北地区最强大的一个政治集团。同时,皇太极改元后金称清。这说明清王朝从这个时候就已经确立了入主北京统一中国的政治目标。


由于明朝末年,整个明王朝腐败丛生,国家的经济衰落,又发了以李自成为主的农民起义,崇祯皇帝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失误,使得崇祯皇帝最终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自缢于景山。而李自成短暂的大顺王朝仅仅存在了83天也匆匆落幕,在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入清兵之后,逃离了北京。


这段历史在公元1644的甲申年前后,如此迅速的戏剧化推演过程,超出力历史本身的慢条斯理式的进展常态,似乎是一种极端的历史偶然性事件导致的这一极端迅速的历史事态的变化,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往往可能隐藏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密码。


其中顺治朝的年号来历就是一个清史研究的谜题。


清朝顺治帝于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之后,由于范文程及时的建议皇太极入主北京,导致关外的满清王朝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在一个极端合适的历史时机和一个极端精确地历史性的决策。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也恰恰是这个时候,皇太极竟然突然驾崩归天了,而一个年仅六岁的顺治登上了清朝的皇位,成为了达清王朝入主北京之后的第一位皇帝。


这一历史剧情,十分精彩却又十分离奇,之后顺治帝竟然安稳的做了十八年皇帝,其中演绎了诸多的著名的历史事件,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比如丁酉科案和董鄂妃事件,比如顺治帝接触佛家最终执意出家而导致了顺治出家五台山的历史传闻。最终竟然神秘的得天花而驾崩。


有清一代,清十二帝中,最神秘也是正史存留资料最少的皇帝,因此著名的清史作家二月河先生,在写清朝皇帝系列历史小说的时候,就没有写这个清朝历史上最不清楚的皇帝。


在诸多有关顺治帝的历史之谜中,顺治帝的年号来历之谜应当是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因为顺治这一年号之中的顺字来历非常蹊跷,原因是之前的李自成的短命的大顺王朝竟然使用了这个字,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给李自成出的这个主意,要利用顺这个字来国号。


中国人是最为崇奉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家,他们崇奉历史与传统是因为,中国若干千年以来,精彩纷呈沧桑历史积淀丰富的文明的精髓,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体系完整的经典著作。而诸多经典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所谓四书五经,五经中,最为神秘的就是易经,所以,中国历代王朝,但凡涉及到重大的建国立朝的大事,都会依据周易的启示,确立自己的名号。比如周,随,唐,明,等等都是如此。而到了大顺,估计也是如此。所以,李自成的大顺国号,也应当是来自周易,在周易中,最为可能的就是来自周易的坤卦。因为周易坤卦中明确的有: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


李自成造反,其依靠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所以,厚德载物本质上就是其最主要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就是要依靠广大底层民众的力量,来推翻明王朝的封建地主的统治地位。所以,从这一点看,李自成的众多谋士中,应当还是有一些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人才,否则为何会考虑到使用这个字来立国呢?当然,采用这个顺字立国也就决定了他的立国方针和策略,那就是要利用广大社会底层的力量,所以建立了国家之后,必然要把既得利益与这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的穷哥们共享,结果也正是这种极端愚蠢的思想,导致了这个大顺在极端的时间从巨大的胜利而走向迅速的失败。


顺治入主北京之后,迅速的接替了李自成在北京的短暂统治,迅速的建立一个国家的基本体制,而令人想不到是,他尽然也采用了一个刚刚败落的王朝的称号作为自己的年号中的一个字,这个字就是顺字,但是令人赞叹的是,他在后面增加了一个治字,仅仅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变化,而其意义就完全不同凡响了。因为增加了这个治字,顺治就把自己的王朝的思想基础和历史使命迅速的切换到了周易革卦的意义之上了,从而确立了一个更高境界的政治理想。


周易革卦中有两段不同的文辞,其中第一段是这样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由此一来,顺治入主北京,统一中国,就有了特别的意义,这意义与商汤伐桀与武王伐肘具有同样的历史境界。以表明满清对于统一中国的合法的依据。


第二段文辞出自: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在周易的诸多卦辞和文本中,唯有革卦同时具有顺与治的文辞,并且寓意高尚辞意恰当。


所以顺治采用这两个字,可谓是精妙绝伦,无以轮比的恰如其分了,既表明了顺承了大顺的统治,也表明了改天换地的政治决心和觉悟。

匿名回答于2021-07-31 13:17:3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