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重视统治阶级,对于下层民众的礼仪教化。
匿名回答于2021-05-08 04:30:59
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在总结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历史时说道:“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将得民心看作得天下的关键。
自古以来,我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意识到,民心向背是国家兴亡、盛衰治乱的重要因素,只有遵从人民的意愿,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在君民关系上,民本思想体现为“民为贵”的观念。
先秦思想家孟子提出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思想,荀子则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匿名回答于2021-05-09 22:23:29